游清源 - 硬中華Hard China
2005 年 12 月 16 日
Vic: 據毛尖2006年3月11日信報一文,上海的中英錯譯包括將「拿鐵咖啡」譯為Take Iron Coffee,「收銀機」成了Accept Silver Machine,克林頓吃過的「蟹粉小籠」變成了Crab Pink and Small Basket。
你知道「干炒牛河」在偉大祖國的英文名稱是什麼嗎?根據內地一間三星級酒店的餐牌顯示,「正確答案」是「Fxxk to fry the cow river」。首先,好明顯,這是簡體字對我國傳統文化所產生的特異功能,「干炒牛河」的繁體版,既可以「乾炒牛河」,也可以是「幹炒牛河」,「幹」是「幹你娘」的「幹」,於是「干炒」就變成「Fxxk to fry」,而假如還原為「乾炒」,英文版的「正確答案」就是「Dry to fry」吧(謎語:請猜「干燒伊面」的英文名稱,謎底請北上找)!
總之,「牛河」是「cow river」,「烏冬」是「black winter」,「意粉」是「idea powder」,「河粉」嘛,自然是「river powder」啦!至於「牛油多士」,就是「Butter many privates」,可想而知「法蘭西多士」肯定會是「France many privates」。「餐蛋三文治」嗎?不就是「meal meat egg three texts cure」囉!湯類方面,「是日例湯」是「That day a soup」,「羅宋湯」是「The soup of Sung」,「雞茸忌廉湯」是「The chicken hates the soup」,而「周打魚湯」則是「The week beats the fish soup」。還有很多,還有許多(例如「廚師沙律」是「Cook Sand」),簡直罄竹難書。
終於明白,偉大祖國是如何與國際接軌的,興許不少人正在經歷他們的「買辦時代」,也在「睇通勝學英文」呢!為了迎接全球化,炎黃子孫都不得不瘋狂地學習「瘋狂英語」吧!反過來說,出水能自焚入水能自沉的南韓農民不是都在大叫「KONG YEE SAI MAU」嗎?愈來愈多外國人講廣東話、閩南話、上海話、北京話的日子還會遠嗎?No Far囉!
那張三星級餐牌上,我最喜歡的一道菜,是甚具香港特色的「焗豬扒飯」,而其英文名稱更足以令人深感果然置身祖國的大好河山,正是「The bureau pig picks the rice」也!